电线电缆行业通过材料创新、结构优化和智能化升级,持续满足能源、通信、工业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。那么影响
电线电缆耐用性的核心因素有哪些呢?下面一起来看下吧。
1. 环境侵蚀
温度:高温(如工业设备附近长期80℃以上)会加速绝缘层老化,低温(如-40℃)可能导致外护套脆裂。
化学腐蚀:
酸性/碱性环境:化工管道附近电线电缆外护套(如PVC)可能被腐蚀,导致绝缘失效。
油污/溶剂:机械加工车间中的油渍会渗透聚氯乙烯(PVC)或聚乙烯(PE)护套,缩短寿命。
紫外线辐射:户外电线电缆长期暴露在阳光下,普通PE护套易粉化(寿命缩短至2-3年),需使用抗UV材料(如HDPE+炭黑)。
机械损伤:
挤压/弯曲:频繁弯折(如移动设备电线电缆)会导致导体疲劳断裂或绝缘层开裂。
动物啃咬:野外电线电缆需加装铠装层(如钢带)或添加驱鼠剂涂层。
2. 材料与工艺缺陷
绝缘层缺陷:
杂质混入:生产中混入金属颗粒或水分,可能引发局部放电(耐压强度下降30%)。
厚度不均:绝缘层厚度偏差超过±10%,薄弱处易被击穿。
导体氧化:铜导体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形成氧化铜(CuO),接触电阻增加50%,发热量翻倍。
护套老化:普通电线电缆PVC护套在105℃下寿命仅5年,而交联聚乙烯(XLPE)可达20年以上。
相关标签: